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知津读书会

学院研究生举行第四十四期知津读书会

2018年10月26日 16:36 2017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 任玥 点击:[]

附:  

解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

2017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周明珠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形成之前,黑格尔的实践观的构建是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前提框架的,实践更多地被理解为思维领域的实践,因此黑格尔的实践观由于绝对精神的理念,最终没能跳出唯心主义的范畴。费尔巴哈以唯物主义哲学否定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冲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使唯物主义直接了当地登上了宝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正是在扬弃二者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费尔巴哈在黑格尔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变中起到了桥梁性作用。费尔巴哈将实践理解为人的生理活动,诸如吃喝玩乐、睡觉等,又将实践理解为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利己的行为,例如犹太人的经商牟利,这就表明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是狭隘的实践观,因此,费尔巴哈未能揭示实践最真正的含义。这也是马克思撰写《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必要性。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时,提出了自己的实践观,并且其实践的观点像一条红线贯穿整个《提纲》。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即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的这句话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仅从客体或直观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将实践活动简单的理解为主体被动式地反映客体。“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指出,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虽然就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局限于唯心主义的立场,片面地放大的人的意识作用,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物质力量的制约作用。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在这里,我们必须了解费尔巴哈也并不是完全不重视实践,只是他的实践局限于从人们具体的社会生活去解释,对实践的认识就像马克思所说仅仅从卑污的犹太人的生活去理解,而没有上升到人类社会革命的高度。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实践的认识各有其进步性和保守性,均不是科学的实践观。  

因此,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阶级性和实践性为特征的新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提纲》中的表述清晰地阐明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对现实事物的认识不能只从直观的、感性的角度去认识、从客体角度出发去认识,而应从主体实践的角度去认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主体见之于客体的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联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手段。在《提纲》中,马克思鲜明地指出了其哲学的阶级基础和功能使命,即“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其中“市民”社会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指的则是实现了自由人联合体的人类社会,后者是马克思所建立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提纲》最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点明了以往的旧哲学则更多的是对世界的解释,而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批判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通过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旧制度,从而建立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这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二、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自文艺复兴提出以人为中心的观点以来,对人本质的探索一直是困扰哲学家们的问题,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虽然对人本质的探索不断进步,但都没形成对人本质科学的解释。黑格尔那里的人只是思维活动的人,没有碰触现存的世界。费尔巴哈从对唯心主义的批判中超越了对人本质纯思辨的理解,重视对人的研究,并宣称自己的哲学是人本学,把人作为他哲学的最高对象,但费尔巴哈由于没有把人的活动看成是彻底的革命的实践活动、没有从历史角度去考察,所以他把人仅仅理解为自然的生物意义上的一般的人,把人看成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体,对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说成是感情、爱的抽象,而不懂得人与人之间其他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里费尔巴哈认识到了从人的本质出发寻找宗教的本质,但是由于他对人本质认识的不彻底性,导致他对宗教的本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本质的探究逐步立足和深化到实践的视角上,从而从根本上阐明了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第一,人的实践活动最先以改造自然为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人必须通过改造自然获取维持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同时,人对自然的改造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然会与他人发生联系,人对自然多样的需求就要求人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第二,人除了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与他人发生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参加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宏观讲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微观讲包括家庭、朋友、同学等一切与人发生联系的活动等,这些多样的活动就构成了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如马克思在《提纲》第三条批判“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时指出,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人改变环境,环境塑造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也就是说人和环境的改变是一致的,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改造环境,环境的改变又促进人的进一步发展,即它们是历史的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从历史角度出发,把实践看做一个历史的过程,说明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历史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史,进而,马克思从历史的、实践的角度出发考察人,论证了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三、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马克思在《提纲》中写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不能说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否则就犯了费尔巴哈的错误,从某种具体的实践活动规定实践,只能说人类通过实践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奠定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实践只是社会生活的根本特征,而不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  

首先,实践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人类社会的形成首先在于人的形成,人作为原本意义上依附于自然界的猿,只是本能的存在,是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的存在。劳动使人与动物作了根本的区分。人类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形成一定的物质资料,在特定物质资料的基础上人们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了有机的各种社会关系系统,人类社会形成。其次,实践奠定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关系系统,这些关系系统不是简单的表面交织和叠加,而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人类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在向自然界获取自身物质资料的时候与自然发生联系,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形成明显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关系的一条主线。最后,实践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过程,实践作为主客观的中介环节,既要求人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又要求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并且未来我们即将迈向共产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形态的更替和进步都是在人类不断扩展的社会实践得基础上展开的。因此,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  

通过分析可知,马克思在《提纲》中对费巴哈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凸显出了自己科学的革命的实践观,让实践观成为支撑起马克思主义新哲学体系的支柱,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实现了对哲学的理解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升华,实现了哲学观的历史性转变。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2017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董玉华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所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同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一、《提纲》贯穿的主线内容  

在《提纲》中,马克思核心论述了实践的观点,第一次建立起了完备的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分水岭,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起点和生长基点。围绕实践,《提纲》作了三方面的论述,一是批判旧哲学,提出实践概念;二是以新实践观为基础,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阐明社会历史现象;三是指明以实践为基本概念的新唯物主义的阶级立场和历史使命。  

《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旧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不了解”、“不知道”实践,初步表达了自己的实践观。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唯物主义者都离开了实践,将客观世界仅仅看作是认识的对象,忽略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只看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没有看见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缺点”,显示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根本区别。同时,针对“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发展这一点,马克思又指出唯心主义者片面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性,他们所讲的意识的能动性,只是抽象的能动性,即把意识夸大为世界本源,意识为第一性,把主观能动性夸大为精神创造物质世界。所以,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是不知道实践的意义的。  

马克思阐明自己“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并且以新的实践观为钥匙,解开了人类历史的奥秘。(第二条到第九条)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主要论述了几个问题:第一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确立了实践的概念,指出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确立了实践是人的认识的基础,为人们从现实出发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第二是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在第八条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主要是物质生产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实践决定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在第三条中,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对人与环境、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正确的回答,明确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一致”只能被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从而也解决了社会进步的历史动力问题。第三是揭露了宗教产生的根源以及消灭宗教的现实途径。马克思认为应该从批判宗教世界转向批判世俗世界,以“革命的实践”的方式和力量来解决世俗基础中的矛盾,消灭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消灭宗教。第四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观。马克思在第六条中揭示了人的本质,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他又在第七条和第九条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进行了补充批判。马克思的这些观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理论基础。  

《提纲》的第十条中,马克思指出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不同,旧唯物主义落脚于资产阶级社会,而新唯物主义则立足于无产阶级代表的社会,明确了社会阶级基础。第十一条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明确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目的,提出要将创立新世界观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寻求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  

二、哲学世界观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提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蕴含的科学原则和基本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如前所述,马克思揭露了旧哲学的谎言,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旨在改变世界。他意识到必须实现哲学史上的哲学革命,才能发现具有革命意蕴的哲学理论,才能透过经济现象看到其本质、矛盾问题以及发展规律,才能实现改变世界的崇高“目标”。可见,马克思认为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指南和基础。  

马克思把哲学问题放到经济学问题的前面,是因为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批判和总结时发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批判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之前,马克思为了让人们更理解自己新的经济学理论,让人们有新的社会历史观和世界观,于是在1845年春完成了《提纲》,这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想发生重大飞跃。马克思认为在创立哲学世界观与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应置于前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哲学世界观的创立毫无意义。实际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哲学的创立具有关联性,关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促使马克思思想转变,促进马克思哲学的诞生。二者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  

三、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力在于其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批判的科学态度,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提纲》就是马克思坚持科学批判态度的产物,青年马克思是从德国古典哲学的旧营垒中走出,他的新世界观也是在批判旧哲学中产生,他既批判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也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这种批判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的每个阶段,不仅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启示,而且对个人发展有重要的启发。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具体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就会陷入教条主义。恩格斯也强调说明,“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批判的精神,自觉从那些不符合实际脱离群众的观点、做法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教条理解中解放出来。同时,我们只有坚持批判的精神,才能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做到去粗取精、去伪求真,将实践检验确定为真理的经验上升为马克思理论,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这种否定实质上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掌握马克思的批判方法,以批判的精神看待事物,通过自己对象化的活动扬弃自然存在物的给定性,超越和扬弃人的异化活动。人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对现实世界进行实践的批判,利用这种批判来使现实世界发生改变。同时,每个人在自我批判的过程,有利于树立人生意义在于创造、在贡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等科学价值观,有利于正确处理顺境和逆境、成功与失败、荣与辱、苦与乐的关系,最终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四、《提纲》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  

《提纲》内容言简意赅,结构严谨,所提及的人性观、实践观、哲学观这三个领域,不仅在理论上有宝贵价值,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党一直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党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更要不忘初心,立足于我国具体的实践,具体分析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突出的问题和挑战,重视实践的动力作用,在实践中探索对问题的解决,对理论的真理性、此岸性的检验,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但是,我们在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时,切记不可将实践置于本体论的地位。我们不可忽视实践活动的前提基础是自然物质世界,如果只强调实践活动而脱离物质前提,会导致走向错误的极端,这是不可取的。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创造性的发挥。  

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宗教的人性论和费尔巴哈的人性论思想,科学界定了人的本质,强调人必须与社会其他人发生关系,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全面发展。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与参与者,通过实践活动来改造主客观世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促使社会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时期,受到全球化、网络化、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追求物欲,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敲响了意识形态建设的警钟,这些人生观的立足点违背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极其不利。此外,社会主体在追求实践活动的目的性的过程中,忽视其规律性,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仍很严重。所以,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尤为重要,既重视个人利益,又不忽视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协调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引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提纲》最后明确提及哲学的使命,不在于解释世界,关键是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研究对象聚焦于现实的世界和人身上,在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上,让我们看到了哲学的意义,即成为改造现实的行动武器,成为无产阶级争取共产主义斗争的思想武器。在当下,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建立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成哲学改变世界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页 [1] [2]

上一条:学院研究生举行第四十五期知津读书会 下一条:学院研究生举行第四十三期知津读书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