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三个创新”助推兰州新区高质量发展
庞庆明 茹思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兰州新区锚定建设兰白试验区“第三极”和全省创新“策源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人才创新活力和成果转化效力,以产业带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提能级,为兰州新区发展提供了动力源。迈上新征程,兰州新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推动力,以社会创新为拉动力,持续不断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人才创新活力和成果转化效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差异化、特色化创新发展之路。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近年来,兰州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也存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难、龙头辐射度小、平台服务力弱的问题。为此,一方面,兰州新区要从人才流动规律出发,引进和培养包括研发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在内的产业人才,兼顾人才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而有力支撑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另一方面,省直有关部门可围绕机构分类、经费资助、人才引进、国有资产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股权激励等制定针对性强的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扶持政策,助推兰州新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例如,教育部门要健全鼓励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容错免责机制,帮助和指导职教园区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专业群院校“组团式”开展技术攻关,自主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校中厂”“厂中校”,开展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服务,建设科教园区技术转移和应用示范区;研究制定技术转移硕士培养方案,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培养既懂技术,又懂法律、金融、经营管理等知识的复合型科技服务专员。
以制度创新为推动力。推进营商环境制度集成创新是兰州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和核心举措。一个完整的营商环境制度,包括法治化的产权制度、市场化的产配(生产配置)制度和现代化的产业制度。从产权制度看,要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引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契机,着力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和投资的制度障碍,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环境;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机制,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从产配制度看,要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试点推行工业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要以项目谋划、减税降费撬动更多财政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向新区集聚;要做好人才引进、培养选拔、项目支持、子女就学、居民就医等服务保障工作;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承载力,让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要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加快农业产业化。从产业制度看,在完善和用好产业扶持政策,以全产业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要保障粮食、能源和数据安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建立“综合授权—地方先试—经验上升—法规完善”的改革与修法衔接互促的常态化产业调控机制。
以社会创新为拉动力。兰州新区自获批以来,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5亿元增长到342亿元,常住人口从10万人增长到55万人,经营主体从不足1000户增长到3.4万户。这些数字背后有一个关键性支撑——社会创新。兰州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之一,既是我省社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又是推动社会创新的“排头兵”。由于兰州新区是产业新区,产业社区也自然是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基于产业空间的基层治理单元,产业社区只有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和创新平台,精准对接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企业推进社会创新项目建设,开展多样化生活服务,增强群众便利性和服务覆盖面,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治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路子,为资源高效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必要环境和条件,才能达到拉动经济增长的预期效果。从服务辖区企事业单位角度看,产业社区通过打通信息链,既要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通“最后一公里”,并就微观层面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又要积极推广企业新产品和新技术,让居民对其“敢用、愿用、想用”。而社区“大党委”与站所、企业、学校、医院等驻区单位联盟联建,则既有利于延伸信息触角,实现党建区域全覆盖,又有利于统筹辖区生产、生活和生态布局。从管理社会组织角度看,社区通过党建带动群建,指导居民共商公共事务,共享公共空间,共建公共家园,能够释放和提升其自治、法治、德治能力,增强其归属感和治理共同体意识,实现产业社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宜业宜居”的题中之义。从自办社会企业角度看,由于社会企业完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群众、实现社会效益为目的,社区可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发展集体经济、开展生活服务而自办社会企业,并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并做好资金监管,确保项目收益用于社区发展、治理和服务。
作者分别为: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兰州新区西岔园区管委会教科文体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