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法学类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代码:030506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学科概况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设立的二级学科。本专业主要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学科。
二、研究方向
1、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
2、西北地区抗战史研究
3、甘肃红色文化研究
4、陕甘革命根据地革命文化传播研究
三、培养目标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熟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说明重大问题。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恪守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成为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宣传和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四、学习年限及培养过程
本学科学习年限为3年。
1.总体要求: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较好地分析或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2.研究方法要求: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具有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符合学术论文规范。
3.科研能力要求: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研究生申请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之前,要完成科研成果要求,否则不得进入论文答辩环节。科研成果包括发表论文、调研报告、参加专著或教材写作以及参加课题研究等。如未达到相应要求,则应在科研成果达到要求后延期申请参加下一年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五、学分要求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35学分,其中:调研实习实践1学分,课堂教学34学分。
六、阶段性学术成果要求
科研成果数量应达到下列要求之一:
1、以兰州财经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作为主要作者(指本人署名第一作者,或导师〔包括导师组成员〕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有1篇学术论文发表在CSSCI 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或北京大学核心期刊上。
2、以兰州财经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作为主要作者(指本人署名第一作者,或导师〔包括导师组成员〕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有2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
3、以兰州财经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作为主要作者(指本人署名第一作者,或导师〔包括导师组成员〕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的前提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导师主持的校级以上科研课题,结项署名前三位;
(2)参加导师主持的横向课题(一次性进账经费在3000元及以上),结项署名前三位;
(3)参与公开出版的专著写作达1万字及以上;
(4)学术交流论文被省级以上学术会议收录。
七、学位论文要求及过程管控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型论文。论文应反映作者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包括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课题在学科基础理论或专门技术上有新见解或新成果,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原创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过程管理:
1.开题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经导师同意,向学院提出开题申请,培养单位按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开题应具备的条件对开题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审核合格者,准予开题,在第四学期参加学院组织的开题论证会。开题论证委员会由3-5名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或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通过开题论证会的硕士研究生方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阶段。
2.预答辩
硕士生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须通过学院的审核并参加预答辩。预答辩组成员3人或5人(原则上至少有1名校外专家)。通过预答辩的硕士生,须根据预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及修改意见,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导师审阅、同意定稿后,可申请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和匿名评审。
3.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在硕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前,将已通过预答辩的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版利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4.匿名评阅
已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并经过导师同意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均须进行双向匿名评审。
5.论文答辩
通过学位论文匿名评阅的研究生,可向学院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答辩委员会由3-5名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1名。在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表决过程中,答辩委员会委员2/3(含)以上委员同意通过论文答辩视为通过论文答辩,2/3(含)以上委员同意授予答辩人硕士学位视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八、知识体系及课程设置
详见《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附专业阅读书目)。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期满,根据学校颁布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科研、实践、毕业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要求的,颁发兰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
学院(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研究方向:1.中国近现代史“四个选择”问题研究 2.西北地区抗战史研究 3.甘肃红色文化研究 4.陕甘革命根据地革命文化传播研究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合计 |
开课学期及学期学分 |
开课单位 |
备注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
必修 |
公共基础课 |
英语 |
48 |
3 |
3 |
|
|
|
|
外语学院 |
3学分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48 |
3 |
3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2学分 |
学科基础课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48 |
3 |
3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48 |
3 |
|
3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 |
48 |
3 |
|
3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专业课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
32 |
2 |
|
2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6学分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32 |
2 |
2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共产党党史基本问题研究 |
32 |
2 |
|
2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必修环节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
16 |
1 |
|
1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学分 |
创新创业管理与实践 |
16 |
1 |
|
|
1 |
|
|
创新创业学院 |
选修 |
公共选修课 |
管理学前沿与方法 |
32 |
2 |
|
|
2 |
|
|
工商管理学院 |
至少选1门 (≥2学分) |
经济社会数据分析及软件应用 |
32 |
2 |
|
|
2 |
|
|
统计学院 |
艺术鉴赏与实践 |
32 |
2 |
|
2 |
|
|
|
艺术学院 |
中外人文社科经典原著选读 |
32 |
2 |
2 |
|
|
|
|
商务传媒学院 |
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及应用 |
32 |
2 |
|
2 |
|
|
|
统计学院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16 |
1 |
|
1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学分 |
学科与专业选修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专题研究 |
32 |
2 |
|
2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至少选4门 (≥8学分) |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现代化建设专题研究 |
32 |
2 |
|
|
2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研究 |
32 |
2 |
|
|
2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32 |
2 |
2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专题 |
32 |
2 |
|
2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 |
32 |
2 |
2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专题 |
32 |
2 |
|
2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
48 |
3 |
3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
48 |
3 |
|
3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选修环节 |
调研实习实践 |
16 |
1 |
|
|
|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学分 |
最低学分要求 |
35学分 |
专业阅读书目
中文期刊:《世界历史》《史学月刊》《清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史学集刊》《西域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林》《中国农史》《史学史研究》《文献》《安徽史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档案》《历史教学》《中国地方志》《民国档案》《中国科技史杂志》《中国史研究动态》《党的文献》《党建》《党史研究与教学》《国外理论动态》《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中文书目 [1]柴毅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7]张岂之.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8]向燕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安徽:黄山书社.2002 [9]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湖南:岳麓书社.2003 [1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山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11]张宪文.中华民国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茅建海.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山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3]朱育和.辛亥革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5]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 [16]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17]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18]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1]杨凤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2]杨凤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